低溫鶴管是液化天然氣(LNG)、液氮、液氧等低溫介質裝卸作業中的關鍵設備,其設計工藝需滿足極端低溫環境下的安全性、密封性和操作可靠性要求。以下從結構設計、材料選擇、制造工藝、密封與絕熱設計、安全設計五個方面詳細闡述其設計工藝:
一、結構設計
旋轉接頭設計采用雙滾道旋轉接頭,內圈不銹鋼密封面經鏡面拋光(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),外圈經T235調質處理,確保低溫下轉動靈活且密封可靠。
密封結構采用增強聚四氟乙烯(PTFE)密封圈,搭配彈性卡扣固定,支持-196℃至+80℃寬溫域運行,耐低溫性能優異。
臂體結構鶴管分為內臂、外臂和垂管三部分,臂體通過彈簧缸平衡系統實現隨遇平衡,操作力矩≤50N·m,適應槽車正常移動范圍內的隨動需求。
垂管端部配置緊急脫離裝置(ESD),在超壓或火災等緊急情況下自動斷開,避免介質泄漏。
立柱與支撐立柱采用真空多層絕熱結構,外層為316L不銹鋼,中間填充玻璃纖維棉,冷損≤0.3W/m,有效減少低溫介質蒸發。
支撐系統集成液壓升降機構,可調節鶴管高度以適配不同槽車罐口。
二、材料選擇
低溫鋼材介質流通管道采用304L不銹鋼(GB/T14976),低溫沖擊韌性≥80J(-196℃),滿足LNG等介質的低溫韌性要求。
旋轉接頭鍛件、法蘭等關鍵部件采用304L奧氏體不銹鋼,經深冷處理(-196℃×24h)消除殘余應力。
密封材料旋轉接頭動密封采用進口配方PTFE密封圈,靜密封采用國產PTFE,耐低溫性能優異(-200℃不脆裂),摩擦系數≤0.1。
絕熱材料真空多層絕熱層采用玻璃纖維棉(密度96kg/m³),搭配高真空度(≤1×10⁻³Pa),實現低導熱系數。
三、制造工藝
精密加工內外圈復式滾道由精密數控車床一次加工成型,尺寸精度≤IT6級,確保旋轉接頭同軸度≤0.05mm。
密封面采用鏡面拋光工藝,表面粗糙度Ra≤0.4μm,減少介質流動阻力。
焊接工藝所有工藝管線采用TIG鎢極氬弧焊,焊縫經100%射線探傷(RT),達到Ⅱ級以上標準,確保低溫韌性。
焊接接頭經-196℃低溫沖擊試驗,沖擊功≥50J。
裝配與測試旋轉接頭裝配后進行10萬次疲勞測試(-196℃至+80℃循環),密封性能無衰減。
出廠前需通過液氮浸泡測試(-196℃×48h)、氣密性測試(泄漏率≤1×10⁻⁹Pa·m³/s)和振動試驗(加速度5g,頻率5-200Hz)。
四、密封與絕熱設計
密封設計采用雙密封結構:主密封為PTFE密封圈,輔助密封為氮氣吹掃系統,吹掃壓力≥0.2MPa,防止低溫介質泄漏。
密封圈更換周期≥5年,更換時間≤2小時,維護便捷。
絕熱設計真空多層絕熱層通過分子篩吸附維持高真空度,絕熱性能衰減率≤5%/年。
外層不銹鋼表面經拋光處理(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),減少輻射傳熱。
五、安全設計
靜電消除鶴管配置導靜電裝置,電阻≤10⁶Ω,確保介質流動過程中靜電及時導除。
防碰撞設計外臂配置防撞緩沖裝置,碰撞力≥500N時自動脫開,避免設備損壞。
緊急切斷緊急切斷閥響應時間≤1秒,切斷壓力≤1.0MPa,支持遠程/手動雙模式操作。
六、應用與優勢
應用場景:LNG接收站、液化乙烯儲運、液氮制冷系統等。
技術優勢:低溫性能優異(-196℃穩定運行);
密封壽命長(≥5年);
操作輕便(操作力矩≤50N·m);
安全可靠(ESD、防靜電、防碰撞)。
通過上述設計工藝,低溫鶴管可滿足極端低溫環境下的高效、安全裝卸需求,是液化天然氣等低溫介質儲運的關鍵裝備。